档案学刊

档案学基础理论

  • 新世纪中国档案学的成就

    李财富;

    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档案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文章从学科地位与发展空间、体量与质量、影响力与贡献度、研究方式等方面分析了新世纪以来中国档案学的成就与变化。

    2025年01期 No.373 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1K]
    [下载次数:2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个人信用档案建设中的隐私权保护研究

    李彩容;洪星;

    为每个公民建立个人信用档案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对营造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和提高全民诚实守信的道德水平有积极的促进意义。文章通过分析发现,个人信用档案建设中存在公众对个人信用档案和隐私权的认知尚不充分、隐私权保护法律体系尚不完善、隐私权易受侵犯且难以获得救济、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制度等问题,提出重塑信用档案认知和增强隐私权意识、完善法律体系、健全管理机制、加强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安全性能与共建共享等措施,以期为个人信用档案建设中的隐私权保护提供参考。

    2025年01期 No.373 1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9K]
    [下载次数:6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数字生活情境下社会公众的档案参与行为:内容、驱动因素与正向效应

    韦兆焯;郑慧;

    在数字创新引领发展新浪潮下,数字媒介构成公众参与社会活动不可或缺的要素,数字化生活日渐成为公众社会化存在的重要表现形态。在数字生活情境下,社会公众在档案参与行为上的动机、方式、内容以及产生效果有了新的变化,也进一步打开了社会公众参与档案实践的新局面。文章基于数字生活景象,深入分析社会公众在档案参与行为方面的内容、驱动因素及正向效应,认为要正确把握数字时代发展机遇,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公众的档案参与行为,充分发挥公众力量对档案事业发展的关键作用。

    2025年01期 No.373 2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5K]
    [下载次数:5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奥运遗产管理与开发的科学指南——评《北京奥运档案管理与开发研究》

    姜珊;

    《北京奥运档案管理与开发研究》一书深入探讨了北京奥运档案的形成背景、特点、内容及分布情况,突出强调了奥运档案的遗产价值,并指出当前管理与开发所面临的挑战。书中构建了北京奥运档案管理与开发的理论和制度体系,创造性地提出了数字管护模型和场景式开发模式。该书跨学科整合特色鲜明、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研究内容创新性显著、调查研究深入细致。研究成果丰富了北京奥运档案管理与开发工作的相关理论体系,为实践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南。

    2025年01期 No.373 29-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8K]
    [下载次数:2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档案管理实践

  • 基于库克档案学“四个范式”的红旗渠档案管理研究

    刘春意;

    红旗渠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壮志豪情和锐意进取的时代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需要不断发扬、传承红旗渠精神。红旗渠档案作为红旗渠精神的物质载体,在传播红旗渠精神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文章从库克档案学“四个范式”的理论角度出发,分析当前红旗渠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探索服务于红旗渠精神传播的红旗渠档案管理长效机制。

    2025年01期 No.373 35-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4K]
    [下载次数:4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面向数字化转型的企业档案管理制程融合模式探析

    李俊哲;冯泽宇;叶然·吐尔逊江;

    档案管理数字化转型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必然趋势,也是档案管理自身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传统的企业档案管理模式已难以支撑数字化转型推进,企业档案管理模式亟须变革以适应数字化转型的趋势。制程融合是指将制度与流程相结合,发挥二者之间的协同作用,实现组织活动的有效管理和持续优化。明确企业档案管理制程融合的理论内涵,分析企业档案管理制程融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而提出企业档案管理制程融合的实现路径、结构框架、系统建设,以期为企业档案管理数字化转型提供参考。

    2025年01期 No.373 43-53+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6K]
    [下载次数:5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档案治理算法化的风险审视与规制路径

    李雨欣;惠青;

    智能技术已经成为赋能档案治理不可或缺的工具。算法作为智能技术的运转核心,使档案治理呈现出算法化的特点。但算法嵌入档案治理可能会带来诸多风险,如算法黑箱扩大档案技术空间盲区、算法偏见致使档案决策结果有偏倚、算法应用与档案制度更新有脱节、算法信任存疑阻碍档案相关技术落地等。为化解档案治理算法化暴露出的风险,可从形塑公平正义的算法价值观、构建面向算法立法的档案制度、探索多方协同机制破解算法挑战、平衡算法应用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等路径展开。

    2025年01期 No.373 54-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7K]
    [下载次数:6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档案资源开发利用

  • 中华民族认同视域下土尔扈特回归档案叙事性开发探究

    刘菊;华林;杨慧文;

    土尔扈特部举族万里东归是中华民族强大向心力与凝聚力的彰显,可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绝佳案例。土尔扈特回归档案作为清代民族团结的历史实证,引用叙事理论对其开发可实现档案价值增值、激发公众情感共鸣、构筑完整社会记忆,但当前还存在叙事视角与结构单一、叙事空间有限与互动匮乏、叙事形式与媒介滞后等问题。文章根据土尔扈特回归档案开发现状提出转换叙事组织、优化叙事体验、强化叙事传播等路径,以期推动土尔扈特回归档案创新性开发,助力中华民族认同构建。

    2025年01期 No.373 64-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9K]
    [下载次数:7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大思政课”背景下红色档案资源挖掘、整理和征编的现实意义与实现路径

    赵奇钊;陈有志;李向明;

    “大思政课”的本质是立德树人,红色档案资源是开展“大思政课”的重要载体。文章在全面梳理红色档案资源融入“大思政课”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现状的基础上,深入探析“大思政课”背景下红色档案资源挖掘、整理、征编对于立德树人、文化自信、“五育”并举的现实意义。提出要加强“大思政课”的主体建设;选择合适的红色档案资源实践教育基地与主题;加强对红色档案资源挖掘、整理、征编的方法指导;丰富红色档案资源挖掘、整理、征编的成果形式。指出在挖掘、整理、征编红色档案资源的同时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形态把关和审核准则把握等工作。

    2025年01期 No.373 73-87+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7K]
    [下载次数:13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重大自然灾害档案资源整合的价值、难点与路径

    王晖;林洁虹;

    重大自然灾害档案资源的有效整合能够为灾前的预防准备、灾中的紧急抢救、灾后的恢复重建工作提供决策支持,提高应对灾害的能力与效率。文章在深入分析重大自然灾害档案资源整合的多元价值的基础上,探讨了整合过程中可能遭遇的难点,并提出了构建灾害档案资源“点面结合”的整合模式、加强灾害档案管理机构的协同联动以及加大灾害档案资源整合服务平台建设力度等优化路径。

    2025年01期 No.373 88-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5K]
    [下载次数:7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档案人力资源建设

  • 我国档案馆员专业化研究:历程、问题和对策

    夏建红;

    我国档案馆员专业化建设经历了从泛在化到专业化,再到泛在化的三个阶段。文章通过调查分析,归纳总结档案馆员专业化泛在化发展在法律、政策、治理要素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探讨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提出了档案馆员专业化的解决策略,即“政府主管—行业推动—馆员自律”。

    2025年01期 No.373 97-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1K]
    [下载次数:2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下载本期数据